静等迷雾散,岁月待春归
□ 屈涵涵
疫情再次席卷而来,这次“风暴”中心就在我们身边,看着每天新增的人数、流调信息中一个个熟悉的地名,恐惧感油然而生。因为工作性质,习惯每天早起先跑到阳台看看日出,看着“流动”的太阳,欣赏每秒钟不同的美,同时也是“打工人”早起奋斗的信号。
今天周一恰逢腊八节,网课前照例跑到阳台,不巧的是一早的天空雾蒙蒙的,看天气预报显示大雾黄色预警。一刹那,低沉的情绪蔓延,从我的视角望向街道,疫情之下路上只能看到零星几个步履匆匆的行人,此时路上来往的车辆几乎都是奔赴“抗疫一线”的工作人员。一片寂静中,只剩下寒冬中独自站岗的红绿灯,用他的跳动在向我们证明时间还在行走,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,无数的生命还在延续。
大学时看过莫莉卡莱尔的一本书《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》,书中告诉我们关于死亡,我们谈论的越多,我们的害怕就越少。可在真正的危险关头,我们又能否直面内心的恐惧,去接受短暂且平凡的一生?
暑假时,我曾报名参加过抗疫志愿者,母亲知道后直接把我呵斥回家,她用简单粗暴的“手法”让我“清醒”。可见“德尔塔病毒”“奥密克戎病毒”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类似谈虎色变的存在。
此时,我们后退的每一步,都能证明无数逆行者向前迈出的一步是多么值得我们敬仰。我们常说每个人在当下的社会中都在努力地生活,而在天灾人祸面前,在无数感染者面前,在牵动我们的那些数字面前,再好的生活都不如安然无恙地活着来得更加让人热泪盈眶。
元旦时看了两场电影,忽然感觉近两年看的电影特别少,每次总能在想看的电影里找到泪点,往往看到最后都是哭红了眼,一位旧友称之为“共情”能力强。
看《穿越寒冬拥抱你》这部电影之前,其实是做足了心理准备,但看到那位年轻的实习护士,青春朝气的笑容永远定格在黑白照片中时,内心再一次被狠狠地撞击,疫情之下生命真是脆弱。
此时,当我们谈论起死亡时,我们又在谈论什么?是影片在春光旖旎,樱花烂漫时,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隔空拥抱?是疫情解封后,武汉鹦鹉洲大桥那场没有实现的生死约定?还是无数的平凡人在疫情中展现的勇敢和坚定?
影片中的钢琴声、笑声、哭声,让我们感受到,没有一扇门能困住天空、音乐和善意。《百年孤独》中说“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,而是你记住了什么,又是如何铭记的”。这句话与各位共勉,我们可以畅想许多年后的某一天,当我们坐在暖暖的日光下,喝着茶,那时记忆会留给我们什么。
回望过去,觉得近两年的时间越发过得快。成长中,我收获了很多,上半年在导师的催促下,把5万字的论文完成了;做了无数的高考卷,带了一届高三毕业生,还好没辜负家长的信任,学生考得不错;考取了在校编制……凡此种种,都值得我用穿越寒冬的一个拥抱去和解,在一片春光中,去消融经历的所有苦涩和晦暗。
“海压竹枝低复举,风吹山脚晦还明。”如果可以,我们约定在三月,待一切向暖后。去逛逛熙熙攘攘的菜市场,看最是蓬勃的人间烟火;去走每一条刻着岁月痕迹的街头小巷,去樱花树下读诗……
傲霜 签约摄影师 孙玉明 摄